科普白炭黑發展曆程,我國有機矽膠產品已走上正軌!
“經過20年的艱苦創業與自主創新,我國氣相法白炭黑產業在國外巨頭的夾縫中殺出一條血路,並發展壯大,成為在國際市場中重要一員,避 免了市場風雲變換帶來的斷供風險。”在8月9日於宜昌舉行的中國氣相法白炭黑創新創業二十周年紀念會上,中國氟矽有機材料工業協會理事長 曹先軍娓娓道來。
作為有機矽的重要原材料和產業鏈中關鍵一環,氣相法白炭黑在我國有機矽行業發展起到至關重要作用,其用量雖然不大,但作用不可小覷,特別是對欢迎您 產業來講,它具有類似集成電路領域“芯片”般的作用,在“矽膠”行業類發展當中已經成為公認的重要材料之一。
2000年之前,我國隻有兩家企業為軍工產業少量配套氣相白炭黑,而且質量欠佳、技術落後。時任廣州白雲粘膠劑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的王 躍林意識到:“必須要有自己的氣相法白炭黑產業,才能不再仰人鼻息。”在他的帶領下,廣州白雲粘膠廠成立了氣相法白炭黑項目組,開始了振興氣相法白炭黑工業的創新之路。
這條道路荊棘密布、艱辛坎坷。當時,由於氣相法白炭黑主要用於軍工領域,受到了嚴密的技術封鎖。研發團隊沒有退縮,他們輾轉聯係上一位烏克蘭國家科學院表麵化學研究所的專家,幾經周折從烏克蘭購買了技術工藝包。
烏克蘭的技術工藝采用四氯化矽作原料,單體裝置規模較小。為適應國內的原料路線並擴大規模,項目組夜以繼日對技術工藝進行改進升級,最終完成了以一甲基三氯矽烷為原料生產氣相法白炭黑的工藝設計,並將單套裝置產能擴大到500噸/年。2001年12月,我國第一條自主知識產 權的氣相法白炭黑生產線誕生了,我國也成為國際上第三個掌握以一甲基三氯矽烷為原料生產氣相法白炭黑技術的國家。
此後,我國氣相法白炭黑開發團隊堅持自力更生、砥礪前行。他們從技術研發到裝置建設,從表麵改性到製定標準,逐一攻克了工藝技術、工程設計、意外停產、外企打壓等種種難關,將我國氣相法白炭黑產業從一個弱不禁風的幼童培育成一個身強力壯、朝氣蓬勃青年。
曹先軍分享的一組數據足以見證我國氣相法白炭黑產業的輝煌:我國氣相法白炭黑總產量從2002年不足1000噸/年到2018年達到10萬噸/年, 實現了上百倍的增長;自給率從2007年的不足40%到2010年主要品種完全自給,還出口到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與歐、美三足鼎立的市場 格局。
作為目前國內的最大的氣相法白炭黑生產企業——宜昌彙富矽材料有限公司雖然起步較晚,卻在5年時間裏實現年產量8000噸,成為目前國內 唯一同時掌握采用有機矽單體和以多晶矽生產過程副產物為原料生產氣相法白炭黑技術的企業。宜昌彙富還向產業中高端進發,建設了具有國際 先進水平的高端疏水氣相法白炭黑生產線,打破了該類矽橡膠產品長期被國外公司壟斷的局麵。
“以宜昌彙富為代表的國產氣相法白炭黑企業正在快速崛起,為我國有機矽產品行業健康發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撐,避免了氣相法白炭黑這類關鍵材料的斷供風險,使我們在新的形勢下得以淡然處之,不懼風雨。”曹先軍表示。